圣湘正以不同的两面展现在行业面前。


一面是积极扩张的圣湘:从湖南起步,逐渐走向全国,并迈向全球市场。


作为新冠期间崛起的IVD行业黑马,圣湘并未止步于疫情红利,而是通过一系列战略布局,从分子诊断向IVD平台型企业转型,并加速国际化进程。


董事长戴立忠公开表示“,公司对标的正是罗氏、贝克曼等国际行业巨头”。


另一面是充满挑战的圣湘:大股东持续减持,二次创业“前有猛虎,后有追兵”。


2023年4月,圣湘提出“二次创业”,将目光投向呼吸道、生殖道感染、血筛、肝炎等领域。在重点布局的呼吸道领域,圣湘不仅要面对罗氏、英诺特等行业巨头的围堵,还需应对国内新兴企业的快速追赶,竞争愈发白热化


此外,自2022年来,圣湘生物已有三位大股东减持,其中两位股东两度减持,不免引发市场对圣湘的担忧。


一面是积极扩张的全球化野心,另一面是充满挑战的二次创业之路。


未来,圣湘能否成为「中国的罗氏」?


01
疫情期间快速崛起
成为IVD领域的一匹黑马


“渴了喝口水,饿了吃泡面”。

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发初期,圣湘生物创始人戴立忠召集研发团队,下达了“不惜一切代价,尽快研发出新冠检测试剂”的命令。

据湖南日报报道,戴立忠回忆道,“那段时间,到了凌晨,整个园区只有我们研究院办公区的灯还亮着,大家都全身心扑在产品研发上。几乎所有人把家搬到了实验室,集体攻关,24小时连轴转,渴了喝口水,饿了吃泡面。”

2020年1月,圣湘生物的新冠核酸检测试剂盒通过国家药监局的应急审批,成为国内首批获批的新冠检测产品之一。

同年3月,该试剂盒获得欧盟CE认证,迅速进入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欧洲、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市场。

2020年至2022年,圣湘生物凭借新冠核酸检测试剂、仪器及相关服务,实现了业绩的爆发式增长,营收分别达到47.63亿元、45.15亿元和64.5亿元。

2020年8月28日,圣湘生物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沪深两市的“抗疫第一股”。



02

从新冠到“二次创业”

一场“未雨绸缪”的布局

2023年,随着新冠疫情逐渐消退,圣湘生物的营收下滑至10.07亿元。同年4月,公司提出“二次创业”战略,重点布局呼吸道、妇幼健康和血筛三大百亿级市场,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

2021年底,圣湘开始关注并投资“QuantuMDx公司”——英国一家在医疗科技领域具有创新性公司。

2023年,依托QuantuMDx技术平台,圣湘旗下的产业基金圣维荣泉,与沃杰资本等机构联合投资了“圣维鲲腾”;2024年12月,由圣湘牵头,圣维鲲腾完成了A轮近2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圣湘对圣维鲲腾的投资是布局POCT领域的重要一环,通过QuantuMDx的全球领先技术,结合中国本土供应链和成本优势,推动新一代分子POCT产品的研发和全球化布局

二次创业并非单打独斗,圣湘通过一系列并购和整合,快速构建起完整的IVD产业生态。

  • 2022年5月,圣湘斥资700万美元投资快速药敏检测公司First Light Diagnostics Inc.,持股21.77%。

  • 2023年5月,圣湘以1.71亿元投资深圳安赛,间接持有其36.286%的股权,加码化学发光领域。

  • 2024年5月,圣湘完成对湖南圣微速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进一步强化其在快速检测领域的技术储备。 

  • 2025年1月,圣湘拟以8.075亿元收购中山未名海济生物医药有限公司100%股权。


圣湘的并购策略非常清晰,补足技术短板,拓展市场渠道,增强供应链能力。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1月,圣湘生物宣布引入前阿里巴巴CEO卫哲担任独立董事。戴立忠表示,“卫哲先生的加入,是圣湘从‘技术驱动’向‘技术+管理双轮驱动’转型的重要一步。”

2024年9月,圣湘携手宏石医疗、新芝生物、奥美泰克、华为云、1QVIA(艾昆纬)、京东健康等健康相关产业链龙头企业,在上海召开数智伙伴大会,会上圣湘重点了展示了在呼吸道医疗领域的数智化平台成果,包括“传染病数智化系统”、和三大核心应用场景“门急诊快速核酸检测方案、数智化系统方案、到家检测方案”。


结合圣湘在24年9月业绩说明会上发布的数据,呼吸道类产品营收已接近2023年全年总额,同比增长680%,达到约4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56%。

圣湘在呼吸道领域的布局已初见成效。


03
下一个「五年计划」VS内外双重挑战」

2025年1月,在圣湘生物十五周年庆典上,圣湘生物董事长戴立忠宣布下一个“五年规划”:

“未来五到十年,圣湘将迎来超常规发展黄金期,我们要朝着世界一流企业目标奋进,在1-3个细分领域做到全球前三。”


圣湘董事长 戴立忠

然而,圣湘生物要真正成为“中国的罗氏”,仍面临内外双重挑战。

内部挑战:

根据时代财经报道,“截至2024年6月末,圣湘生物共有10家全资子公司。其中有6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资产为负,有7家企业处于亏损状态,今年上半年累亏3168.37万元。”


2022年以来,圣湘的创始团队和早期投资者累计减持超过5%的股份,也让外界质疑圣湘是否缺乏长期发展的信心。


外部挑战:

在技术创新方面,尽管圣湘每年将超过15%的营收投入研发,但与罗氏等国际巨头相比,其研发投入的绝对值仍有较大差距


同时,圣湘在肿瘤早筛、伴随诊断、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布局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国际化方面,尽管产品已进入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在欧美等成熟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建设仍有待加强。


未来,圣湘能否真正成为“中国的罗氏”,不仅取决于其技术实力和市场策略,更取决于其能否在变革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从“中国的圣湘”到“世界的圣湘”的跨越。

收藏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