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传染病一周情况概览



1、 44周,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北方大部分省份上升。全国共报告 347 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2、 44周,检出均为已知常见病原体,没有发现未知病原体及其导致的新发传染病。
  • 近期我国流感活动上升明显,绝大多数省份都已进入流感流行期

  • 肠道病毒检测阳性率本周有所下降

  • 鼻病毒检测阳性率在平台波动

  • 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阳性率在高位平台波动,北方省份呈上升趋势,南方省份呈波动下降趋势

  • 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监测的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总体处于低水平。


3、2025年10月(10月1日0时至10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191646例,死亡2054人。

4、2025年10月26日0时至11月1日24时,广东省新增报告 259 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未报告重症和死亡个案。全省基孔肯雅热疫情呈持续下降态势

5、2025年10月26日 - 11月1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共通报 44 起高致病性禽流感动物疫情事件。


6、非洲猴痘、霍乱、登革热、麻疹、细菌性脑膜炎、裂谷热、白喉等疫情持续中。

7、根据欧洲疾控中心消息,截至10月29日,2025年全球累计报告 562449 例霍乱病例(7,201例死亡),5-10月新增 450783 例(5,642例死亡)。

8、WHO通报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裂谷热疫情,2025年9月20日至10月30日期间,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的国家卫生当局共报告了 404 例裂谷热(RVF)确诊病例,其中包括 42 例死亡病例。



01

国内

(整理自中国疾控中心)

1、中国流感监测情况

监测数据显示,本周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北方大部分省份上升。全国共报告347 起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

国家流感中心对2025年3月31日以来收检的部分流感病毒毒株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在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毒株中有4.2%(30/716)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性降低或高度降低,其余A(H1N1)pdm09亚型流感病毒毒株均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

所有A(H3N2)亚型和B型流感病毒毒株均对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敏感;所有A(H1N1)pdm09、A(H3N2)亚型和B型流感病毒毒株均对聚合酶抑制剂敏感。

2025年第14 - 44周(2025年3月31日 - 2025年11月2日),全国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10例及以上)618起,经实验室检测,464起为A(H3N2),11起为A(H1N1)pdm09,9起为A型(亚型未显示),4起为B(Victoria),17起为混合型,27起为流感阴性,86起暂未获得病原检测结果。

2、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

2025年第44周(2025年10月27日—11月2日),全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数占门急诊就诊总数的比例(流感样病例百分比)为4.7%;

哨点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前三位病原体为流感病毒(17.5%)、鼻病毒(12.4%)、肠道病毒(6.7%);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呼吸道样本检测阳性率前三位病原体为鼻病毒(10.6%)、呼吸道合胞病毒(8.5%)、流感病毒(4.2%)。

本周检出均为已知常见病原体,没有发现未知病原体及其导致的新发传染病。

表 第44周呼吸道样本病原体核酸检测阳性率(%)

注:“+”表示本周特定病原体检测阳性率数值较上周增加;“-”表示本周特定病原体检测阳性率数值较上周下降。

近期我国流感活动上升明显,绝大多数省份都已进入流感流行期,其中华南、西南、东北、西北等地区的部分省份流感活动水平达到中等流行水平,其他地区也已达到低流行水平;学校聚集性疫情报告显著增多,5~14岁病例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

肠道病毒检测阳性率本周有所下降,鼻病毒检测阳性率在平台波动,均是14岁及以下病例组检测阳性率高于其他年龄组。

呼吸道合胞病毒检测阳性率在高位平台波动,北方省份呈上升趋势,南方省份呈波动下降趋势,0~4岁病例组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

新型冠状病毒和其他监测的呼吸道病原体阳性率总体处于低水平。

当前,我国已进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流感活动逐步进入快速上升阶段

3、2025年10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2025年10月(10月1日0时至10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191646例,死亡2054人。

甲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例,均为霍乱病例,无死亡病例报告。

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263784例,死亡2054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淋病,占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3.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白喉、新生儿破伤风和血吸虫病无发病、死亡报告。

同期,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927859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病例总数的99.0%。

2025年10月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死亡统计表

注:发病数与死亡数按照终审日期进行统计。1.通过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报告的死亡数据不作为中国传染病死因顺位依据。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病例包括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和基础疾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死亡病例。3.艾滋病死亡数是累计报告艾滋病病人在当月报告的全死因死亡数。4.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数、死亡数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未分型肝炎报告发病数、死亡数的合计。5.人感染新亚型流感包括的病原分型为H3N8、H5N1、H5N6、H7N4、H7N9、H9N2、H10N3、H10N5、H10N8、欧亚禽H1N1,以及发现的其他新亚型流感病毒感染。6.22例狂犬病死亡病例中,13例为当月发病,其余9例为往月发病。7.自2023年9月20日起,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71例猴痘病例包含66例本土病例和5例输入病例。其中,66例本土病例均为Ⅱb亚分支;5例输入病例中,1例为Ib亚分支,4例为Ⅱb亚分支。8.自2019年5月1日起“结核性胸膜炎”归入肺结核分类统计,不再报告到“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中。9.报告的疟疾病例均为输入病例。

4、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动态

2025年10月26日0时至11月1日24时,广东省新增报告 259 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未报告重症和死亡个案。

个案分布在佛山市51例,深圳市48例,江门市44例,广州市37例,珠海市18例,潮州市10例,中山市和东莞市各9例,肇庆市8例,湛江市和惠州市各5例,清远市4例,汕头市、梅州市和揭阳市各3例,茂名市和河源市各1例。

近期全省基孔肯雅热疫情呈持续下降态势,疫情处于零星散发水平。

02

国际总览

(整理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

1、本周,WHO未通报人感染动物源性流感病毒疫情。

2、2025年10月26日 - 11月1日,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共通报 44 起高致病性禽流感动物疫情事件。

表3 全球动物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事件

3、流感,报告截至2025年10月26日。

全球范围内,第43周流感活动维持在低水平,甲型流感病毒继续占主导。

北半球多数国家流感活动低且稳定,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北欧、东亚部分国家流感阳性率升高,西非、东非、中非、西亚、南亚和东南亚部分地区阳性率超30%。

南半球多数国家流感活动低且稳定,温带南美洲和东非个别国家阳性率升高(>10%),东南亚个别国家阳性率超30%。在阳性率升高的传播区,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东非和中非以甲型H1N1pdm09流感为主,温带南美洲、北欧、西亚、南亚和东南亚以甲型H3N2流感为主,西非甲型H1N1pdm09和甲型H3N2流感共同占主导。

4、SARS-CoV-2,报告截至2025年10月26日。

全球范围内,SARS - CoV - 2阳性率有所上升但仍处于低水平,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热带和温带南美洲、欧洲和东亚部分国家报告阳性率升高(>10%),东欧一个国家阳性率超30%。热带南美洲、西南欧个别国家以及东欧两个国家报告活动有小幅增加。

5、呼吸道合胞病毒,报告截至2025年10月26日。

西非、东非和东亚个别国家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阳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两个国家阳性率超30%。多数国家RSV阳性率保持稳定,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部分国家以及西南欧一个国家活动有所增加。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部分国家以及西非一个国家RSV和流感活动均升高。

图 全球流感与SARS-CoV-2病毒检测样本周数据及阳性率(过去12个月),蓝色代表流感,红色代表SARS-CoV-2。

03

非洲疫情

(整理自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5年非洲主要疫情情况统计(截至2025年11月6日)

04

欧洲疫情

(整理自欧洲疾控中心,2025年11月1-7日)

1. 欧盟/欧洲经济区呼吸道病毒流行病学概述

欧盟/欧洲经济区初级医疗机构接诊的呼吸道症状患者数量仍处低位,但多数国家报告病例数呈季节性上升趋势。目前流感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传播水平较低,但部分国家开始上升:RSV主要在5岁以下儿童中传播,流感则在15岁以下儿童中更活跃。SARS-CoV-2传播范围虽广,但持续下降趋势与去年同期相似,住院患者中尚未观察到类似增长。

2. SARS-CoV-2变种分类

截至2025年10月31日,ECDC未对关切变种(VOC)、关注变种(VOI)、监测变种(VUM)及降级变种分类进行调整。基于6国数据显示:VOI变种BA.2.86占比4.4%(0-14%),VUM变种NB.1.8.1占10.5%(2.3-30%),XFG占85%(60-86.5%)。低传播水平、哨点系统检测量减少影响变种监测准确性,现有变种未显示更高致病性或疫苗效力降低。

3. 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

2025年沙特阿拉伯累计报告12例MERS病例(3例死亡),最近42天无新增病例。自2012年疫情暴发以来全球累计2640例(958例死亡)。欧洲人群持续人际传播风险极低,对欧盟/欧洲经济区构成低风险。

4. 基孔肯雅病毒季节性监测

2025年欧洲累计报告1150例本地感染病例:法国776例(本周新增8例,涉及77个集群),意大利374例(本周新增4例,涉及6个集群)。法国安提比斯、意大利卡尔皮等地存在活跃传播集群。

5. 登革热季节性监测

欧洲累计报告35例本地病例:法国29例、意大利4例、葡萄牙2例。本周无新增病例,所有传播集群已关闭。

6. 西尼罗河病毒周度监测

欧洲14国报告人类感染病例: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克罗地亚等国家累计155个疫区。主要传播区域集中在南欧及巴尔干地区。

7. 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疫情

2025年刚果(金)卡赛省累计报告64例(53例确诊),死亡45例(病死率70.3%)。最后病例于9月26日报告,10月19日启动42天疫情终结倒计时,所有接触者已解除医学观察。欧盟居民在当地感染风险低,输入欧洲风险极低。

8. 西非裂谷热疫情

塞内加尔报告397例(29例死亡),毛里塔尼亚46例(14例死亡),冈比亚报告首例人畜共患病例。三国产区均出现家畜疫情,未发现人际传播。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传播,欧盟因禁止活畜进口风险极低。

9. 全球霍乱疫情月度监测

2025年全球累计报告562,449例霍乱(7,201例死亡),5-10月新增450,783例(5,642例死亡)。阿富汗(123,416例)、也门(74,452例)、苏丹(62,315例)为高发国家,苏丹(1,749例)、刚果(金)(1,507例)死亡数居前。旅行者感染风险低,但欧盟存在零星输入可能。

05

WHO疾病暴发新闻

裂谷热——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

2025年9月20日至10月30日期间,西非两个国家——毛里塔尼亚和塞内加尔的国家卫生当局共报告了404例裂谷热(RVF)确诊病例,其中包括42例死亡病例。

裂谷热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主要影响动物,但也可感染人类。大多数人类感染病例是由于接触受感染动物的血液或器官所致,但人类感染也可能因被感染蚊子叮咬而发生。

截至目前,尚无裂谷热人传人的记录。裂谷热通常会导致动物患上严重疾病,但其对人类的影响各不相同,症状从轻微的流感样症状到可致命的严重出血热不等。裂谷热在这两个国家均为地方病,此前曾有牲畜和人类反复暴发疫情的报告。由于有利于蚊子繁殖的环境条件、暴雨期和蚊子活动增加,以及牲畜在国内和向马里和冈比亚移动以进行放牧和贸易,进一步传播的风险仍然很高。

世卫组织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合作,目前评估认为,国家层面的总体风险为高,区域层面为中等,全球层面为低。


收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