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一周热点资讯



一周热点资讯


01 事件:
  • 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会见因美纳CEO
  • 西门子宣布分拆医疗业务,计划大幅降低持股比例
02 政策:
  • 财政部发布《关于推动解决政府采购异常低价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03 新产品/技术:
  • 大三甲医院试剂盒专利转化1200万
  • 全国首个专属临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获批上市
04 资本动态:
  • 利德曼拟17.33亿元收购先声祥瑞70%股权,快速切入生物制品行业
  • 安欣医疗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 北京泰豪生物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
  • 迈瑞正式启动赴港上市
  • 卓润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深创投领投
  • 艾迪康以2.04亿美元收购冠科生物,打造全球端到端实验室服务平台
05 战略合作:
  • 卫材中国与贝克曼库尔特达成战略合作,共筑阿尔茨海默病诊疗新生态
  • 三优生物与愚公生物战略合作,加速布局高端合成酶原料赛道



01

事件

1、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会见因美纳CEO

11月10日,李成钢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在京会见美国科恩集团高级顾问艾伦及因美纳公司首席执行官泰森。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因美纳公司在华发展等进行了交流。李成钢表示中美元首会晤,为两国经贸关系发展作出战略指引,中方愿与美方一道,继续加强交流对话,共同维护好、落实好经贸磋商成果。艾伦、泰森称,美国工商界对中美元首会晤感到鼓舞,期待两国经贸关系重回正轨。因美纳公司深耕中国20年,愿继续加大投入,合规经营。此次会晤彰显了双方对稳定中美经贸关系的共同期待,为未来合作奠定积极基调。

2、西门子宣布分拆医疗业务,计划大幅降低持股比例

西门子宣布计划剥离其在西门子医疗中持有的约67%股份,通过分拆将30%的股份转让给西门子股份公司股东,使西门子医疗从合并报表中移除。此举旨在增强资本配置灵活性,西门子将以少数股东身份继续参与其发展,并计划长远将持股比例降至金融资产水平,专注于构建协同技术公司组合,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并简化业务结构。西门子医疗因自由流通股比例显著增加,预计在资本市场作为纯医疗科技公司更具吸引力。交易需获双方股东大会及监管机构批准,更多细节将于2026年第二季度初公布。

02

政策

1、财政部发布《关于推动解决政府采购异常低价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关于推动解决政府采购异常低价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doc.doc

近日,财政部发布《关于推动解决政府采购异常低价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旨在遏制政府采购中的“异常低价中标”现象。通知设定量化红线,规定供应商报价低于平均报价50%或最高限价45%时,需启动审查程序。公立医院作为政府采购重点主体,其医疗设备采购质量直接关乎医疗安全。新规实施后,“低价抢标”策略将失效,医疗设备行业有望形成更健康、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励企业技术创新和服务提升,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规预计于2026年上半年落地。

03

新产品/新技术

1、大三甲医院试剂盒专利转化1200万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胡豫教授团队研发的“一种基于ARMS-PCR法检测遗传性易栓症常见突变位点的引物探针组合及试剂盒”专利成功转让,转化收入达1200万元。该试剂盒属生物检测鉴定技术领域,操作简便,可在医院及检测中心广泛应用,23小时内快速出具报告,适用于遗传性易栓症诊断及临床血栓风险评分补充,较二代测序法具明显临床优势。胡豫教授是我国血液疾病治疗领域代表学者,其牵头项目将我国血栓病分子诊断率从0提升至40%,并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及CAR-T细胞治疗方面贡献显著,获201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专利成果已转让给第三方实验室。

2、全国首个专属临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获批上市

英盛生物自主研发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YS Micro 480MD获山东省药监局批准上市(注册证号:鲁械注准20252220663),成为国内首款取得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专为临床应用设计的质谱系统。该系统具备小体积、易操作、少维护、高度集成化和智能简化流程等特点,适用于人体样本中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的检测,可有效应对医疗机构在空间、成本和技术方面的挑战。YS Micro 480MD的推出旨在推动质谱技术向基层医疗机构普及,促进精准医疗资源下沉,开启临床质谱普惠应用新时代。英盛生物作为专注于临床质谱诊断的高科技企业,持续通过技术创新和高质量管理助力临床精准诊疗发展。

04

资本动态

1、利德曼拟17.33亿元收购先声祥瑞70%股权,快速切入生物制品行业

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300289)拟以17.33亿元人民币收购北京先声祥瑞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70%股权,交易已获董事会批准,尚需股东大会及监管机构审批。先声祥瑞专注于生物制品(包括体内诊断试剂、疫苗)和体外诊断试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在结核病筛查领域拥有超80%的市场占有率,覆盖全国31个省份,并持有疫苗生产许可证,多个创新疫苗项目处于研发阶段。此次收购将助力利德曼快速进入高壁垒的生物制品行业,缩短产品研发与市场渠道建设周期,降低转型风险,实现从传统体外诊断向“生物制品+体外诊断”双主业模式转变,显著提升业务规模、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利德曼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体外诊断产品,此举将强化其在诊断领域的综合优势。

2、安欣医疗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近日,专注于妇科宫内疾病诊治创新器械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广东安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欣医疗)宣布完成天使轮千万级融资,本轮融资由海愿资本领投,东莞科创跟投。本轮融资将用于公司核心产品产能扩充、在研管线加速推进、全国学术营销网络深化,以及东莞产业化基地建设,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妇科微创诊疗领域的竞争优势,加速推动阴道内镜技术普及与妇科精准诊疗升级。

3、北京泰豪生物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

近日,北京泰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由临沂临沭新兴产业基金独家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速感染性疾病微流控核酸快检试剂盒的注册申报,并启动现代化生产基地建设。泰豪生物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微流控分子诊断POCT产品研发,其TurboFlow系列产品实现全流程自动化,降低对专业人员和实验环境的依赖。公司计划2026年建成一期试剂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00万人份芯片试剂。

4、迈瑞医疗,即将港股上市

11月10日,迈瑞医疗正式向香港联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这是其继2006年纽交所上市、2018年回归A股后的第三次资本运作。目前,迈瑞医疗业务覆盖全球190余国,设64家子公司,海外员工超3000人且本地化率超90%。2025年上半年,其海外收入占比达50%,三大产线(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国内市占率领先,子产品如监护仪、呼吸机等均居榜首。作为中国医疗器械市值龙头,迈瑞市值超境内主要企业总和,工业收入为第二名两倍,已跻身全球前30。其目标为五年内闯入全球前十,届时总营收需破千亿,国际收入超七百亿。

5、卓润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深创投领投

深圳市卓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卓润生物)近日完成数千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由深创投领投。资金将用于体外诊断(IVD)POCT产品、心血管疾病诊断产品的研发、市场拓展及流动资金补充。深创投看好其化学发光POCT技术平台及高敏肌钙蛋白(hs-cTnI)产品的全球领先水平,认可其研发与海内外市场能力,认为其具备成为全球化一线POCT企业的潜力。卓润生物成立于2019年,总部位于深圳,拥有化学发光、免疫荧光层析和胶体金三大技术平台,已获160个医疗器械注册证,提交93件中国专利申请并授权52件,通过多项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公司致力于POCT技术在分级诊疗、基层医疗等场景的应用,未来将持续深耕心血管领域并拓展临床检测范围。

6、艾迪康以2.04亿美元收购冠科生物,打造全球端到端实验室服务平台

艾迪康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代码:9860.HK)宣布以2.04亿美元收购冠科生物(Crown Bioscience International)。此次收购将推动艾迪康从中国领先诊断平台转型为全球一体化实验室服务提供商,业务涵盖检测服务、临床开发与临床前研究。冠科生物作为专注于肿瘤及免疫肿瘤药物开发的合同研究组织(CRO),拥有全球最大的患者来源肿瘤异种移植(PDX)模型库及先进肿瘤类器官平台。交易旨在优化生物标志物策略、提升转化预测能力,并加速潜在疗法进入临床阶段。预计合并后公司约23.1%收入来自中国境外,显著强化国际化布局。

05

战略合作

1、卫材中国与贝克曼库尔特达成战略合作,共筑阿尔茨海默病诊疗新生态

卫材中国与贝克曼库尔特达成战略合作,共同聚焦阿尔茨海默病(AD)诊疗领域。针对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带来的AD防控挑战,当前血液标志物检测(BBA)在临床普及度不足,双方将整合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检测可及性,使更多患者便捷获取精准服务。合作核心包括推动早期诊断科研证据积累、共享市场洞察优化诊疗路径、联合开展技术验证及开发患者援助计划。此举旨在建立规范化血液检测流程,促进AD早发现、早干预,减轻患者家庭照护与经济负担,同时提升公众认知并减少疾病歧视。作为医药与体外诊断企业的跨界协同,该合作不仅支持“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施,还为神经退行性疾病防控树立行业范例,长远助力降低社会疾病负担。

2、三优生物与愚公生物战略合作,加速布局高端合成酶原料赛道

2025年11月10日,三优生物与愚公生物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携手在高端合成生物分子酶开发领域深度合作。三优生物在创新生物药发现方面积淀深厚,拥有超万亿级抗体分子库;愚公生物则在酶工程与规模化生产上优势显著。双方将聚焦酶产品研发、生产与应用全链条,通过资源互补、市场共赢和产业赋能,共同攻克生物医药领域关键技术瓶颈,推动行业降本增效与技术创新,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收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