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一周热点资讯汇总



一周热点资讯


01 事件:
  • 四川报告首例HIV-2型感染者,艾滋病防控新挑战
  • 东方医院扩展医联体网络,积极与社会办医合作
  • 抖音成立新公司涉足医疗器械,互联网大厂加速布局医疗领域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便捷高敏CRISPR多病原检测系统”项目启动
02 政策:
  • 上海发布《关于降低本市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通知》
  • 国家医保局推进医保即时结算改革,2025年底前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均需开展
03 新产品/技术:
  • 罗氏与礼来合作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获FDA批准
  • 贝克曼推出全自动脑源性Tau (BD-Tau) 诊断新项目
04 资本动态:
  • 津渡生科获红杉天使+轮投资
  • 深圳赛陆医疗完成数千万元B1轮融资,艾德生物领投
  • 迈瑞正式启动赴港上市
  • 康为世纪拟1788.5万收购昊为泰49%股权
  • 呈晖医疗完成B轮融资,加速超多重分子POCT产品布局
05 战略合作:
  • 优思达与巴基斯坦医疗企业签署OEM协议,推动本地化生产
  • 金域医学&腾讯&广医附一院,联合开发病理基因多模态大模型
  • 诺禾致源携手华大智造深度合作,正式开启T7+科研测序服务
  • 华大智造与Genesis Healthcare携手,共推日本精准医疗
  • VedaBio与两大巨头合作,加速CRISPR分子诊断平台开发



01

事件

01. 四川报告首例HIV-2型感染者,艾滋病防控新挑战

四川省报告首例HIV-2型感染病例,患者为67岁本地女性,无境外旅居史,通过健康筛查发现。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测序分析,确认其感染来源为2022年与一名湖南省HIV-2感染者(HN001)的密切性接触。该病例提示HIV-2可能已在本地隐匿传播。HIV-2主要流行于西非,传播力较低、病程较慢,但现有检测体系对其识别能力有限,易导致误诊或漏诊,且我国多数抗病毒药物对HIV-2疗效不佳。此事件凸显优化HIV检测策略、提升HIV-2筛查能力的紧迫性,也提醒公众重视病毒多样性,坚持安全性行为和定期检测,以应对艾滋病防控新挑战。

02. 东方医院扩展医联体网络,积极与社会办医合作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积极布局全国医联体网络,截至2024年5月,已覆盖12个省份、32家医联体成员单位及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对象包括邳州东大医院、南通瑞慈医院、南京江北医院和上海和睦家浦东院区等。通过技术共享、人才共育和服务同质化,该院输出医疗技术和管理模式,显著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此举使患者就近享受上海三甲医院优质服务,减轻跨省求医负担;合作医院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东方医院则聚焦疑难重症诊疗与科研创新。2025年上海医交会将进一步深化合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达成患者、医院与区域的多方共赢。

03. 抖音成立新公司涉足医疗器械,互联网大厂加速布局医疗领域

10月14日,抖音在上海成立新公司,涉足医疗器械互联网业务。此前,抖音已获批在北京建三级综合中外合资医院,并成立医疗管理公司。抖音对医疗器械类目管理严格,定向准入特定商家。与此同时,华为、美团、支付宝、京东健康等互联网大厂也通过技术、投资、服务闭环等方式加速抢占医疗高地。政策层面支持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尽管前景广阔,但互联网企业仍需应对医疗场景的复杂性与专业性挑战,持续创新以满足患者、医院和医保的实际需求。

0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便捷高敏CRISPR多病原检测系统”项目启动

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李敏教授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便捷高敏的CRISPR多病原一体化检测系统的研发与多场景应用验证”项目在上海正式启动。该项目聚焦前沿生物技术,旨在推动CRISPR检测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化,提升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会议邀请了政府代表、院方领导及领域内权威专家专家组对项目实施方案给予指导并提出建设性意见。该项目有望实现现场快速、高灵敏多重病原体检测的技术突破,为国家生物安全和“健康中国”战略提供重要支撑。

02

政策

01. 上海发布《关于降低本市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通知》

10月13日,上海市医疗保障局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降低本市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通知》,自2025年10月15日起,降低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和突变检测两项检验项目的费用,以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通知明确,所列价格标准为公立医疗机构最高收费标准,旨在鼓励医疗机构加强管理、控制成本。同时,各公立医疗机构需及时更新信息系统、做好价格公示,并上传结算数据至国家医保信息平台,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医疗服务项目医保支付将依本市基本医保规定执行。

02. 国家医保局推进医保即时结算改革,2025年底前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均需开展

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计划到2025年底前在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面推进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覆盖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等各类基金,并逐步纳入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资金。目标到2026年底,即时结算资金占比及开通机构比例均达80%以上,涵盖门诊、住院、生育、药店购药等费用,探索异地就医即时结算。通过信息化手段将结算周期缩短至不超过20个工作日,结合智能与人工审核保障基金安全,强化定点机构协议管理和风险预警机制,全面提升医保服务效率与监管水平。

03

新产品/新技术

01. 罗氏与礼来合作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获FDA批准

罗氏与礼来合作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病血液检测方法Elecsys已获美国FDA批准,适用于55岁以上有认知衰退症状的患者,通过检测血浆中pTau181蛋白水平辅助诊断AD。该检测在临床研究中表现出97.9%的阴性预测值,可集成于罗氏现有自动化平台。Elecsys有助于扩大筛查范围,减少对PET和脑脊液检测的依赖,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并可能推动Leqembi、Kisunla等治疗药物的应用。该产品已获欧洲CE标志认证,成为首批符合IVDR标准的AD血液检测之一。

02. 贝克曼推出全自动脑源性Tau (BD-Tau) 诊断新项目

贝克曼库尔特诊断公司推出了首个全自动脑源性Tau(BD-Tau)仅研究用途免疫测定测试——Access BD-Tau,适用于DxI 9000和Access 2分析仪,可用于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精准医学研究。BD-Tau作为新兴血液生物标志物,与脑脊液总tau密切相关,具有高特异性,能更准确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变化,有助于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干预和病情评估。同时,公司正在开发Aβ-42 RUO免疫测定测试,以完善其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解决方案,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04

资本动态

01. 津渡生科获红杉天使+轮投资

近日,生物科学大模型公司津渡生科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红杉中国种子基金领投。公司四位创始人皆出自牛津大学,科研与产业化实力强劲。其自研的GeneLLM大模型已完成海量数据训练,能端到端输出疾病表征相关性分析,在多领域优势独特。公司打造的BioFord™平台,支持多模态数据智能分析,科研人员无需编程即可探索生物规律。目前,AI+生物经济成热门赛道,津渡生科已获多轮支持,正加速向基础科研、精准医疗与生物制造领域挺进 。

02. 深圳赛陆医疗完成数千万元B1轮融资,艾德生物领投

深圳赛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数千万元B1轮融资,由肿瘤精准诊断领域上市公司艾德生物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推进其全国产Salus Pro基因测序仪的注册申报、产能扩建及全球化市场拓展。Salus Pro是国内首款覆盖临床全场景的可逆末端终止法测序平台,已获NMPA三类医疗器械认证,并进入近百家医院和第三方实验室;同时获得欧盟CE-IVDR及东南亚多国认证,产品出口至欧美和东南亚市场。此次合作标志着双方将在技术、市场与产业资源方面深度协同,加速国产高端测序技术从科研向临床转化,推动肿瘤精准诊疗体系发展。

03. 呈晖医疗完成B轮融资,加速超多重分子POCT产品布局

深圳市呈晖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完成由广东博济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独家投资的B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其超多重分子POCT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布局及技术迭代。公司现有两款产品通过NMPA与CE双认证:全自动核酸分析仪(CH-0104)可在30分钟内检测16种病原体,适用于应急快检;全自动核酸检测分析系统(CQ-0404)可同步检测30多种症候群病原体,满足复杂感染诊断需求。依托微流控技术,呈晖医疗致力于解决核酸检测对专业人员和PCR实验室的依赖,并已申请55项专利(其中28项为授权发明专利),完成多个上呼吸道、生殖道等病原体检测试剂盒的研发。

04. 康为世纪拟1788.5万收购昊为泰49%股权

康为世纪计划以1788.50万元人民币收购上海昊为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剩余49%股权,交易完成后昊为泰将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此前,公司已于2024年10月28日支付1275万元获得昊为泰51%股权,总收购金额达3063.5万元。转让方上海天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持股49%,被认定为关联方,构成关联交易。昊为泰成立于2024年10月,专注于微生物组学检测、多组学整合分析及三代测序等科技服务,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973万元,净利润19.25万元。经第三方评估,股东全部权益价值约4050万元,双方协商后整体估值定为3650万元。此次收购旨在强化子公司控制力、提升决策效率,并增强集团整体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交易过程公平透明,无损各方利益。

05. 迈瑞医疗计划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迈瑞医疗于10月15日发布投资者关系纪要,宣布将赴港上市,强化国际化战略。此次上市旨在提升国际影响力,匹配全球化发展,吸引全球人才,构建全球化资本平台,并优化股东结构。当前是战略窗口期,全球医疗科技变革和香港资本市场环境的稳定,为迈瑞提供了机遇。公司预计三季度将迎来拐点,收入实现正增长。对于美国加征关税,迈瑞已前瞻备货,并加快海外本地化供应平台建设。本次港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推进国际化、加大研发创新等。迈瑞还推出了启元围术期医学大模型及全新一代超高速生化、免疫分析系统,提升IVD装机数量,全面推进医疗数智化发展。

05

战略合作

01. 优思达与巴基斯坦医疗企业签署OEM协议,推动本地化生产

思达生物与巴基斯坦三家公卫机构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MoU),并且与巴基斯坦领先的医疗企业正式签署OEM独家合作协议,推动巴基斯坦分子POCT诊断产品的本地化生产。该医疗企业为当地行业领军者,业务涵盖体外诊断、制药和疫苗,并在伊朗、阿富汗等地拥有市场布局。合作重点包括产品注册与临床验证、技术转移、本地化生产及市场协同。双方将发挥优思达的技术优势与合作伙伴的市场资源,共建集研发、生产与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平台,提升巴基斯坦全国诊断能力与覆盖水平。

02. 金域医学&腾讯&广医附一院,联合开发病理基因多模态大模型

10月11日,金域医学、腾讯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宣布,三方将依托AI大模型DeepGEM,共同开发病理基因多模态大模型。该模型由广医附一院及腾讯共同开发,可利用常规病理图像预测肺癌基因突变,精准度达78%-99%,且成本更低。金域医学的加入将提供更多病例验证及临床场景,推动模型在多癌种中的验证与应用。此次合作旨在实现多部位、多癌种、多组学的AI辅助诊断,推动医疗AI科研成果加速转化落地,造福患者。

03. 诺禾致源携手华大智造深度合作,正式开启T7+科研测序服务

10月11日,诺禾致源与华大智造在北京诺禾致源总部举行签约仪式,双方共同宣布达成深度合作。诺禾致源作为全球首家引入华大智造旗舰级测序平台T7+及桌面式Tb级测序仪T1+的服务商,致力于为终端客户提供全平台一体化解决方案。此举不仅丰富了诺禾致源的平台矩阵,提升基因测序效率与数据质量,更将加速创新基因检测产品的临床应用与产业化进程,为科研与临床提供更强大、精准的技术支撑。诺禾致源副总裁于洋与华大智造董事会秘书、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彭欢欢等代表共同出席仪式。

04. 华大智造与Genesis Healthcare携手,共推日本精准医疗

近日,日本基因检测龙头Genesis Healthcare与华大智造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将整合华大智造的创新技术平台与Genesis在日本的品牌渠道优势,共同推动精准医疗及多组学研究发展。华大智造将以其DNBSEQ™测序技术助力Genesis提升医疗解决方案能力,推动日本基因组学进步。

05. VedaBio与两大巨头合作,加速CRISPR分子诊断平台开发

VedaBio是一家专注于CRISPR分子诊断平台开发的生物技术公司,2023年以超4000万美元资金结束隐匿模式。公司与Mammoth Biosciences达成非独家许可协议,获取CRISPR相关技术和知识产权,并与西门子医疗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获得资金与资源支持。其核心技术为CRISPR Cascade平台,可提升分子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无需化学扩增。VedaBio前身为2021年成立的LabSimply,现总部位于圣地亚哥,已完成A轮融资及合作共筹得2500万美元,用于推进产品开发并筹备FDA批准。公司预计最快于2026年下半年启动B轮融资,并探索更多合作以减少股权融资依赖。


收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