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源景泰科创始人朱坤


2025年10月14日,北京源景泰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李敏教授团队正式签署专利转化协议,就“一种核酸提取管、微流控芯片及多重核酸一体化检测方法”达成普通许可,金额为300万元人民币。该转化项目获得学术界、政府与产业界的多方关注。
在IVD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源景泰科为何选择聚焦科研成果转化这一路径?又如何通过“做增量”来实现“反内卷”?为此,《生物诊断》对源景泰科创始人朱坤进行了专访。


首先是高性能检测器的突破。 长期以来,国内电化学传感器多用于血糖、尿酸等生化指标检测,而国外已实现对蛋白、核酸的检测,主因在于国内缺乏高性能检测器。源景泰科自创立之初便启动相关研发,历时四年实现技术突破。 其次是金电极印刷技术的突破。 传统血糖检测电极多采用石墨或银材质,不利于标记及大分子富集,而国外普遍使用金电极。为实现金电极的自主制备,源景泰科从早期依赖国外定制,逐步实现关键原材料的国产化,历时近五年,为国内低温金电极工艺奠定基础。 最后,要将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真正应用于诊断领域,实现设备小型化、检测现场化乃至无创检测,还需将其与微流控芯片技术相结合。
“技术创新” “战略转型” “增量导向”

赞
收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