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会专家和代表们的共同努力下,第七届中国生物诊断创新发展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




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诊断技术分会主办,陕西脉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生物标志物专业委员会及西北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联合协办的《第七届中国生物诊断创新发展大会》,于2025年9月5 - 7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隆重召开。

来自全国各地生物诊断领域“产、学、研、用、管”各方面的近400位专家学者和代表出席了大会。

本届大会以“拓展生物诊断边界、共筑人类健康未来”为主题,邀请到中国工程院庄辉院士、中国科学院王以政院士,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司原司长江德元教授、国家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消费品工业研究所医药研究室主任曹慧莉研究员,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相关领导和专家,以及从事科研、教学、企业研发生产、体外诊断产品终端用户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就业内所关注的热点内容发表大会主旨演讲。

大会还分别设置“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原材料与创新转化”、“临床实验诊断”、“AI与数智化应用”及特殊病原体实验诊断等分会场,广泛开展专题研讨与交流。

01
开幕式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诊断技术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李银太教授主持。他首先代表大会组委会对出席本次大会的嘉宾和同行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所有为这次大会成功召开提供支持和帮助的单位和个人,表示诚挚的谢意!

图 生物诊断技术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李银太教授主持本次大会

随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诊断技术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本届论坛主席、海军军医大学戚中田教授致开幕词。

图 生物诊断技术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戚中田教授致辞

戚中田教授表示,本次大会恰逢分会成立15周年。15年前,承载着我国生物诊断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发展的使命,生物诊断技术分会应运而生。15年来分会始终秉持初心,积极搭建产学研管用平台,营造环境,整合资源,组织了一系列行业调研,已举办了6届生物诊断论坛和创新大会,促进生物诊断行业跨越式发展。

如今,我国生物诊断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显著提升,部分产品和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精准医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深刻改变了生物诊断的格局。展望未来,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新技术开发,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同时规范行业标准,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我国生物诊断技术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接着,大会协办单位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富林介绍了西北大学既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并真诚希望大家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切实推动生物诊断领域理论创新、临床应用和技术升级。

图 西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富林致辞

之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赵北海秘书长致辞。

赵北海秘书长对生物诊断技术分会既往取得的成绩表示了肯定,并强调: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国内改革开放进入深水期、重点行业产业转型升级的特殊时期,我们要努力克服眼前的困难,紧盯国际前沿,结合我国产业发展现状和实际,找出问题和矛盾的关键点,选定选定目标,凝神聚力再起征程。

图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赵北海秘书长致辞

最后,大会开幕式举行了《CRISPR分子诊断技术原理与应用》新书发布会。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医学学术编辑中心学术编辑一部鲁志强主任为新书发布会致辞。

鲁志强主任表示,《CRISPR分子诊断技术原理与应用》是国内第一本系统全面描述CRISPR诊断领域的书籍,由生物诊断技术分会组织领域内产、学、研、用、管一线专家,历时2余年投入大量精力编写完成,将为推动该学科的发展带来巨大帮助。

新书发布会上,25位现场代表获得幸运赠书。

图 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医学学术编辑中心学术编辑一部鲁志强主任致辞
图 新书发布会幸运赠书环节
02
大会报告

本届会议期间共进行了53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其中主会场特邀报告16个、分会场专题报告37个。

9月6日上午主会场

9月6日上午主会场,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院长王以政研究员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注册司原司长江德元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教授、国家工信部赛迪研究院消费品工业研究所医药研究室主任曹慧莉研究员、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检验科主任李伯安研究员、西北妇女儿童医院检验中心谢云副研究员及宁波海尔施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吴勇副总经理分别发表了《TRPC6与老年痴呆病的判断》、《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政策和发展概况》、《乙型肝炎传统与新标志物检查的临床意义》、《“十四五”我国医药工业发展情况及“十五五”发展研判》、《传染病高灵敏核酸检测的临床需求》、《AMR与快速病原学检测技术的应用》、《AI辅助多重基因检测引物探针设计云平台研发》的主题演讲。

王以政院士的报告提出阿尔茨海默病诊断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即:随着Aβ的沉积,在什么时候进行干预?Aβ减少到多少,可在不产生副作用的前提下进行治疗?并展示了TRPC6在解决这两个关键问题中的应用前景。

江德元教授报告中强调,2024年中国医疗器械企业营收增长至1.35万亿元,全球百强企业中中国占12席。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在政策红利、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驱动下,已形成“研发-注册-生产-出口”全链条生态,正从“跟跑”向“并跑”乃至“领跑”转型,未来需进一步平衡创新速度与安全监管,推动国产高端器械全球化布局。

庄辉院士的报告围绕乙型肝炎的三个关键问题展开:即HBV感染筛查:筛查哪些标志物? HBV感染诊断:检查哪些标志物? HBV感染治疗:检查哪些标志物? 并详细阐述了目前乙型肝炎筛查、诊断及治疗中的关键标志物。

曹慧莉研究员的报告强调,“十四五”期间,2024年我国医药工业营业收入达2.98万亿元,占GDP 2.2%,其中医疗器械细分领域约1.3万亿元,增速高于全球水平。并详细介绍了对于我国医疗器械“十五五”发展形势的研判。

9月6日下午分会场

9月6日下午,大会分别开设了“临床实验诊断”、“AI与数智化应用”、“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原材料与创新转化”、特殊病原体实验诊断5个分会场。先后有30多位知名专家分别针对相关热点作了精彩的报告。

图 临床实验诊断分会场及汇报嘉宾
图 AI与数智化应用分会场及汇报嘉宾
图 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分会场及汇报嘉宾
图 原材料与创新转化分会场及汇报嘉宾

图 特殊病原体实验诊断分会场及汇报嘉宾

9月7日上午主会场

9月7日上午,大会主会场分别邀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王辉教授、美国FDA Elliot Cowan博士、国家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李金明研究员、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医院文文教授、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周蕾研究员、郑州安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吴学炜副总经理、烟台澳斯邦生物工程公司王兆强董事长、复旦大学王瑞研究员、同泽合信(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欧阳卓君总经理分别做了《AI时代构建多元微生物检测技术体系》、《美国FDA体外诊断试剂监管审批体系》、分子诊断技术临床应用的发展:问题与思考》、《精准医学时代肝胆肿瘤标志物研究进展》、《生物安全预防体系与生物安全产业集群》、《从数据到决策:大语言模型赋能医学检验全流程》、《暴露前预防(PrEP)时代下血液安全筛查技术与策略》、《CRISPR分子诊断方法开发和智能生物传感器构建》、《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创新诊断技术的转化探索》的精彩报告。

03
闭幕式

大会闭幕式由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诊断技术分会名誉主任委员李银太教授主持,他首先对本次论坛做了简要总结,并对所有出席会议的专家和同道,给予大会的热情支持、理解和配合,表示衷心感谢!期待下届大会再相聚。

最后,大会组委会分别为宁波海尔施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伯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陕西脉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华益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新兴四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先达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同泽合信(北京)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优思达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数矩医信科技有限公司、西安金磁纳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及上海小海龟科技有限公司颁发了“战略合作伙伴”纪念牌。

在与会专家和代表们的共同努力下,第七届中国生物诊断创新发展大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在生物诊断行业提质量、去存量创新发展的关键阶段,本次大会为关注生物诊断领域的产、学、研、用管等多领域人士搭建了一个高水平多维度的交流平台,共同探讨生物诊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发展趋势,政策法规环境和产业化路径。

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本行业的发展新动态,积极追踪前沿科技进展,持续推动前沿诊断技术向临床应用转化,共同促进我国生物诊断技术进步和产业规范化健康发展。期待我们明年再相聚!

收藏 分享至:

微信扫一扫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